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非遗研培学员回访纪实(一)

来源: 阅读:0 发布时间:2018-07-23 23:13:00

研培高校回访工作组暑期深入学员来源地和非遗项目所在地,考察非遗项目及当地文化,走访传统工艺企业和作坊,访谈参训学员和其他传承人群。目的是评估教学效果、完善培训课程设置,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探讨建立高校与项目所在地的长期合作关系,对完善培训计划提出建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回访第一站:台江县

2018年7月19日上午,黔东南职院非遗回访工作组首先拜访了台江县老街的县级传承人姜祝英,来到她的家中,姜祝英激动地拿出她最近创作的手提包展示给大家,说是为了比赛而设计的。访谈中得知她开店办厂已经6年时间,并带动了100多名绣娘解决了就业问题。她开心的谈到:“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脱贫。同时,也会考虑多做创新产品,把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用起来,为传统苗族刺绣注入新的血液。”

4aa9426e9c55495a9ecf4b57275c6fb4.Jpeg

姜祝英学员展示她参赛的作品

6e9da54f54ce4a34813172c6e7c8be3c.Jpeg

姜祝英学员的参赛作品

041bd73b2d714fee8cae1bab720eddc8.Jpeg

姜祝英学员展示手工机绣操作方法

5f1b399f2cd34e288da9bc7e18294bae.Jpeg

回访工作组老师与学员合影留念

随后非遗回访工作组驱车来到台江县老屯乡稿仰村,回访了张文英、张英、熊哥根和张归金等几个学员。据了解,她们在这里联合创办了“十户一体苗族刺绣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开始是由十户发起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绣娘加入,已经达到80多人的规模,刺绣作品多以当地破线绣为主,以接订单的的形式经营。访谈中得到一个可喜的消息是村里的年轻人现在也乐于学习刺绣这一技术,传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ed33b8b078f14432b7a1216b72eb6dd5.Jpeg

‎张文英学员展示她的刺绣创意作品

63fc77aade1f4b0b824e335bdfad042e.Jpeg

张文英学员展示她的刺绣作品

89f3000423aa43758438c02340047934.Jpeg

张文英学员的刺绣作品

c0fd07bc68e743c2b4338ca887bfe384.Jpeg

回访工作组老师与学员们合影留念

回访第二站:雷山县

2018年7月19日下午,黔东南职院非遗回访工作组来到雷山县县城,拜访了腾贤和李生保这对夫妇学员。李生保学员,从学校培训回来后收获很大,不仅提升了刺绣技艺,还学会了更多的绣种。目前,她在家接了很多订单,生意还不错。还带动了身边不少的姐妹来学习刺绣技艺。

047e5db1b6754f449dba2b9f685a2430.Jpeg

李生保展示自己的作品

084d1bfd49424c029e2c0bef3ef8dbf7.Jpeg

刺绣半成品

a9c4ce560e27472d8f3f07c0ab3fee35.Jpeg

回访工作组老师与学员们合影留念

随后,黔东南职院回访工作组穿过崇山峻岭来到雷山县朗德镇乌流村,回访了学员李啊许。交谈中,她说到:“去培训前关于刺绣的理解很肤浅,也没想过用刺绣来为家里挣一些钱。经过培训后,学会了不少刺绣技法,对刺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可以运用在学校学到的新技术来做一些订单,可惜的是乌流村现在还没有一个搞刺绣的团体,没有形成规模” 。回访工作组建议让她要带动其他的姐妹学习刺绣,以成立合作社的形式来推动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家庭和村寨共同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11174832ff4d4e5b8c831291d8a61e8c.Jpeg

李啊许学员展示自己的作品

43ba5b3530cb4f6f802a56281f0f3e2c.Jpeg

李啊许学员精美刺绣作品局部

4b13acd5f3d149fa9bd2b3969364b36c.Jpeg

李啊许学员在展示其刺绣技艺

37115a93b7d64865b9492304908bcc26.Jpeg

李啊许的家乡乌流村

回访第三站:凯里市

7月20日上午,黔东南职院回访工作组前往凯里市白午镇回访王冬梅学员,巧遇王冬梅正好在制作苗族亮布。大家目睹了苗族亮布制作的全过程,并获知苗族亮布制作的要点。交谈中,王冬梅说到:“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制作亮布了,工序太麻烦,但是我不希望这种传统工艺丢失,所以一直坚持在手工制作”。从黔东南职院培训回到家后,王冬梅继续专研刺绣等民族传统手工品,随后被推荐到东华大学参加非遗研修班学习,收获很大,干劲更足了。她表示要多接订单,带动更多的绣娘来做刺绣手工艺品。 

04562a2966e6450dbb56269dff2729c7.Jpeg

王冬梅学员向回访老师介绍苗布制作过程

88ecb92cf62d42208aac7bd8fb1808c7.Jpeg

王冬梅学员制作的订单半成品

d4d80b8e9263424992e7ac2232595db0.Jpeg

王冬梅学员的刺绣作品

7月20日下午,黔东南职院非遗回访工作组拜访了吴晓莉、吴兰和吴开芳学员。恰逢她们正参加在凯里高铁南站举行的“2018年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吴晓莉和吴兰都已成立有自己的公司,带动了不少的姐妹参与到刺绣从业中来,其中吴小莉运用刺绣和银饰结合的创新首饰在博览会上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吴兰则是自己创新出了苗族玩偶服饰,她准备把这一创新继续发扬下去,争取做成系列旅游产品,尽可能的运用新知识来创新黔东南旅游工艺品的形式。吴开芳学员则是经过培训后得到启发开始参加一些刺绣的展会和比赛,她表示现在正积极邀请村里的姐妹们酝酿共同成立农民合作社,希望学校老师和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d3722b99a1194379b4037b17220978f0.Jpeg

吴晓莉学员在博览会上

27fdfdc8c9d24d78a4f137e674298159.Jpeg

吴晓莉学员作品

7660eda5449e4ad2984adf13f4ac8264.Jpeg

吴晓莉学员作品

380d8b12bb37499882e906dcaf129828.Jpeg

客人询问价钱

f271dde0dc4048d1b4c82a120ea95305.Jpeg

回访老师与吴兰学员在交谈中

d0f69175ac55402eb718cf3a0c62786f.Jpeg

吴兰学员创意制作的苗族娃娃系列创意产品

8870b8adaf6b49bab6cea6cd719ab2c5.Jpeg

回访工作组老师与吴开芳在博览会的展位前合影留念

6b6d9e4dabcf46f1be5bbb803c2ef8fe.Jpeg

吴开芳学员作品

地址: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凯开大道1009号

电话:0855-8585086